近日,由绍兴市非遗保护中心和绍兴菜研究会联合发起的“绍兴非遗美食联盟”成立。“联盟”广泛发动相关非遗传统美食从业单位和以绍兴菜为特色的餐饮单位,目前已确定了会员单位34家。
12家主营绍兴菜的餐饮单位将会推出联盟内的14家绍兴传统非遗美食从业单位提供的美食。比如,在绍兴菜“寻宝记”内可以品尝到诸暨马剑豆腐包、上虞崧厦豆制品。这是绍兴在融合发展绍兴菜和绍兴非遗美食中所做的探索。
如何能让绍兴传统非遗美食“走得更远”?相信借力绍兴菜打造新IP,可以走出一条融合创新发展之路。
“双向奔赴”携手焕发新活力
古越绍兴人杰地灵,物产富庶,孕育出水乡风味浓郁,独具特色的绍兴菜以及底蕴深厚的地方饮食文化。2012年6月,绍兴菜烹饪技艺入选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同时,绍兴市有30多种美食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其中有源远流长、闻名中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绍兴黄酒酿制技艺,还有承载着一方水土文化的绍兴乌干菜制作与烹饪技艺、绍兴腐乳制作技艺、绍兴酱油传统酿造技艺等都是绍兴宝贵的文化“火种”。
绍兴市绍兴菜研究会副秘书长、绍兴菜非遗传承人孙国樑提出:“绍兴菜具有包容性,在守正的同时,创新上也要不拘一格,融入绍兴非遗美食,赋予绍兴菜以新的时代印记。”
绍兴在鲁迅故里内打造了一条“绍兴菜一条街”,这里已经成为游客热衷打卡的绍兴美食新地标。而与鲁迅中路类似的,仓桥直街和银泰城商圈也聚拢了很多绍兴菜餐厅。绍兴菜走出了一条“从一家店到一条街”的集聚发展之路,开辟出了“美食+文旅”的发展路径。
试想一下,游客来到绍兴菜网红餐厅,不仅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绍兴菜,还能够吃到各种品类的非遗美食,更大程度激发味蕾,感受绍兴美食的魅力。
有了非遗美食的加持,绍兴菜创新发展不再漫无目的;有了绍兴菜作为载体,非遗美食不愁无人知晓。这种“双向奔赴”能否带来“1+1>2”的效应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